English

喜看科技进山来

——辽宁省“科技进山增效示范工程”考察记
2000-07-04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苗家生 我有话说

今年初,一项旨在提高山区资源综合开发能力、加快农民奔小康步伐的“科技进山增效示范工程”开始实施,辽宁省在东部山区吹响了“科技进山”的进军号。

辽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,全省有32个山区县,山区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4.45%。山区资源虽然丰富,但由于多年来合理开发利用不够,山区经济发展主要以资源的过量消耗为代价,初级产品较多,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不高。

“科技进山增效示范工程”选定东部山区的清原、桓仁、宽甸3个满族自治县为示范县。

不久前,记者在采访“科技进山增效示范工程”现场会时,考察了这3个县实施“科技进山增效示范工程”的情况。短短几个月,这3个县的发展令人耳目一新。

宽甸满族自治县是考察的第一站。从县城出发,我们驱车沿着蜿蜒的公路考察几个示范基地。沿途的山岭郁郁葱葱,长满了苍劲挺拔的落叶松和各种阔叶林。宽甸是辽宁省最大的林业县,林业面积50.7万公顷,森林覆盖率为76.4%,是辽宁省最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。然而,在这个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的山区县,耕地面积只有45万亩,人均只有1亩;而造成土壤沙化、破坏生态资源为代价的柞蚕场面积却有120万亩,这又是相当一部分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。宽甸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双重压力。而“科技进山”示范工程给他们提供了具体的操作规范和强有力的支持。在“示范工程”中,宽甸承担的任务有3项:食用菌、林蛙、经济林。县政府根据本地情况,又补充了山野菜、中药材等项目内容。长甸镇燕红桃产业示范基地就是实施“科技进山”示范工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项目。燕红桃是引自北京燕北山区的高产优质果树新品种,因其品质好,市场潜力巨大,收益远远高于蚕场。在长甸镇,我们参观了军民共建的千亩桃园,放眼望去,满山坡的桃树枝繁叶茂,生机勃勃。镇长向我们介绍说,在农业产业调整中,长甸镇确定燕红桃为优势主导产业,随着“科技进山”示范工程的实施,县科技局帮助我们大力推广桃、菇立体栽培技术,即在桃树下用棚栽种香菇,充分利用土地资源,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。今年,镇政府投资2万元,对农户进行资金扶持,还抽调2名科技人员蹲点抓这项工作,已初步建立起20亩桃、菇间作立体农业示范园,实现树上结桃,树下种菇,每亩可增加5000元至10000元收入。明年,全镇将推广这一高效农业新技术,建成“树上桃满枝头,树下香菇满地”的高效立体产业基地。全镇仅这一项产业,可创效益600万元。

在考察中记者看到,山区地域差异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增加了技术需求的复杂性。3个示范县针对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,应用配套技术,着重解决影响高效利用山区资源的瓶颈问题,因地制宜选择科技投入的切入点,使科技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清原满族自治县在实施“科技进山”示范工程中打“绿色”牌,该县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野生动、植物资源,是目前辽宁省唯一的绿色食品基地县。县长上官惠廷向记者介绍了县政府的工作思路:树立生态经济的观念,在强化山区生态防护功能的前提下,通过科学技术引进和传播,引导山区人民转变传统的生产经营观念,推动山区资源主要是非林木资源的集约高效开发和有效利用,将资源优势变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,加快山区产业结构调整。目前,该县在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专家帮助下,已经编制完成了全国第一个以县为单位的绿色食品基地规划。围绕“科技进山”示范工程的实施,重点抓食用菌高产高效示范区,以稻田养鱼、优质米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种植业优质高效示范区、中国林蛙种群繁育基地等10个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,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示范作用。“科技进山”受到山区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,使得示范工程的实施具备了雄厚的群众基础。我们所到之处,看到农民学科技、用科技的积极性格外高涨。清原县南山城镇大北岔村是该县“科技进山”的“示范村”,村里成立了科技服务组织,通过技术引进,现已成为以食用菌栽培和林蛙养殖为主的专业村,全村136户有110户生产食用菌,23户养殖林蛙,仅这两项产业的人均收入就达3771元。“科技进山”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。作为“科技进山增效示范工程”的“技术源”,辽宁省许多高校、科研院所都积极参与这项工作,为工程的实施出谋献策,派专家到示范县参加咨询委员会,派科技人员出任科技副县长。和我们一起考察的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钟文田教授介绍说,目前,沈阳农大参与“科技进山”示范工程的教师和科技人员有数十人,不久前,学校还选派一位博士到清原县出任科技副县长。在宽甸县的食用菌项目基地,记者见到了沈阳农大的几位科技人员,他们是来推广香菇“小棚地栽”和“无床架立体袋栽”新技术的。沈阳农大的科技人员与县食用菌项目基地合作,成功地推广了两项新技术,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,大幅度降低了栽培成本。据测算,全县每年可节省木材72000立方米。

辽宁省“科技进山增效示范工程”已经起步,一支浩浩荡荡的科技大军在“科技进山”的号角声中正为依靠科技发展山区经济探索一条新路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